莲都文物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水上立交桥

“篱枝渠”建成后,碧湖平原稻菽飘香,旱涝保收。但渠水流经现在的“三洞桥”这个地方时,常常被泉坑水携带的沙石淤塞。沙石抬高了河床,渠水流通不畅,造成碧湖平原灌溉用水短缺。每年官府不得不动用大量民工修渠排淤,可是一旦遇上暴雨,泉坑水倾泻而下,水渠又会被大量沙石堵住。

年年岁岁,周而复始,这件事成了官府和百姓的“烦心事”。

北宋政和初年(1111),扬州人王禔到丽水任县令。

王禔崇尚廉洁,在他的治理下,县吏廉洁奉公,不敢肆意妄为。他宽厚仁爱,对囚犯讲仁德,春节让他们回家与家人团聚,过节后按约定时间返回继续服刑。他重教化轻刑罚,经他劝诫,乡里地痞无赖大多改邪归正。

王禔常到民间访贫问苦,视察民情,当他了解到“篱枝渠”饱受泉坑沙石淤塞的情况后,决心为百姓解决这件“烦心事”。王禔不仅向各方征询治理水渠淤塞良策,而且派遣他的得力助手、县学助教叶秉心负责治理工程。

叶秉心领命后,查阅大量水利文献,也没有找到万全之策。一天傍晩,他又来到水渠旁考察,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泉坑和渠水交汇的地方清洗她的“缠脚纱”。

看到闷闷不乐的叶秉心,老婆婆乐呵呵地说:“心开窍,干事巧,万事都需动动脑。”

说罢,她把长长的“缠脚纱”往水面一抛,随手抓了一把沙石抛在“缠脚纱”上,口中念念有词:“脚纱脚纱水面飘,飘到水面成座桥。沙石淤泥桥上泄,清清渠水穿过桥。”

说也奇怪,那些沙石顺着流水,在“缠脚纱”上很听话地溜了过去,而“缠脚纱”下面的流水丝毫不受影响。

叶秉心恍然大悟,作揖向老婆婆致谢后马上回家,连夜设计了一座石函桥。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向王禔汇报“建造石函引泉坑水入大溪”的思路。

其实,函就是“匣子”,石函就是用石板和木枋构筑成一个上方和两端不封口的石匣,形成一个凹形“渡槽”。把石函横压在水渠上面,形成“十”字相交,石函的一端与泉坑相连,另一端通向大溪。然后,引泉坑水从石函中流过,而堰渠位于石函之下。这样一来,泉坑水不犯渠水,两股水流各行其道,互不相扰,就像一座水上“立交桥”。

听了叶秉心的汇报,王禔拍案叫绝,马上下令开建石函,由田亩多、受益大的地主捐钱,农户出工,共同建造石函。铺设石函需要优质石料,王禔便跟随民工前往50里外的桃源山采运坚硬、耐腐蚀的石料,以求桥的坚固,还亲自设计石函图形。

由于支撑石函的两个桥墩立于堰渠中,形成三个“洞”,渠水从三个洞中流过,民间就称它为“三洞桥”。“三洞桥”也叫“脚纱桥”,因为老婆婆用“缠脚纱”启发了叶秉心。

石函建成后,王禔又在离石函二里多的地方修建斗门。斗门是调节水量的闸门,遇洪水和暴雨时下闸,以免沙石进入堰渠;天晴水退了再开闸放水,灌溉田亩。从此,堰渠不再淤塞。

叶秉心设计,王禔修建的石函引水工程经受住漫长岁月的考验,至今仍在使用。它成功实现了立体交叉排水,破解了沙石淤塞水渠的难题,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创举。

通济堰水系图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