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文物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赵学老绘刻通济堰水系碑图

南宋绍兴八年(1138)三月底的一天下午,丽水县丞赵学老正和攒典商量事情,知县王筠施施然走了进来。

“叩见大人。”赵学老和攒典赶紧给王筠施礼。

“免礼,免礼。”王筠挥挥手说,“赵大人忙着呢?”

“没事,没事。大人请坐。”赵学老一边把王筠让到首座,一边揣测他的来意。知县在县衙大堂后的中间廨署办公,县丞廨署在东边,典吏廨署在西边。平时有事,王筠都是让师爷过来叫他,此次纡尊降贵不请自来,肯定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赵学老暗暗使了个眼色,攒典寻个借口避了出去。

“赵大人知道吗?新任处州知州到任了。”王筠慢条斯理地说,“今日上午本县去拜见了他。”

“哦,知州大人……”赵学老半欠着身子,等王筠把话说下去。新知州到任,处州下属知县前去拜访,实属正常。但王筠上午拜访,下午就到县丞廨署,赵学老觉得他应该有别的事情要跟自己说。

“知州是扬州的王褆大人。”王筠皱了皱眉说,“不知赵大人听闻过此人没有?”

“是不是曾任丽水知县的王褆大人?”赵学老问。

“对,就是他。”王筠感慨地说,“二十年前知丽水县,如今知处州。”

王褆于宋政和年间(1111—1117)任丽水县知县,铁腕治县,令行禁止,县衙上下风气大变,胥吏们不敢偷奸耍滑。王褆为人贤明诚笃,仁爱宽容,关心民生疾苦,赋役均平征取。通济堰渠经常被社坑山溪水携带的砂石堵塞,王褆采用助教叶秉心的建议,采石桃源山,亲往督运,制石函渡山水;又修斗门,疏浚堰渠。西乡百姓立祠纪念。

“知州大人非常关心西乡水利。”王筠微笑着说,“西乡不仅是丽水县赋役重地,也是处州赋役的关键所在。”

知县王筠这样一说,赵学老明白他来找自己的原因了。处州其他属邑远离州城,山水阻隔,天高皇帝远,唯丽水县与州城交集,就在知州的眼皮底下,知州曾任丽水知县,又是一个从严治政的人。

“大人有何吩咐,但请明示。”赵学老站起来说。

“赵大人辛苦一趟,去西乡仔细巡一巡堰渠。”王筠也站了起来,“回来后拟一份文告给本县。”

“下官职责所在,当责无旁贷。”赵学老当即应承。作为县丞,赵学老职掌农田水利及催理税赋等事务。上任后,他曾去过西乡,也了解通济堰渠自王褆治理后,一直风雨无虞。但既然知县吩咐了,他一定要提供一份细致的报告,让知县去向知州王褆汇报。

翌日,赵学老收拾好一应物什,与攒典乘船前往西乡。攒典姓蔡,丽水县人,是县丞廨署的属吏,略通文墨,上一次就是通过他与西乡的农人沟通的。

临近中午,船靠碧湖埠头,赵学老弃船上岸,到乡绅纪仪怦家歇息。纪仪怦家在碧湖街道,丽水县衙的官吏到西乡,都在他家里休息。纪家宅院广阔,纪仪怦父子在西乡享有人望。赵学老此前来过纪家,与纪氏父子相处甚洽。纪氏始祖自晋太康元年(280)迁居上阁,诗书传家,代有显宦,为西乡望族。

“纪老哥,又来叨扰了。”赵学老亲切地对纪仪怦说,“此番奉知县大人令巡堰,或许耗时较长。”

赵学老就将巡堰的计划讲了一下。上次来西乡,他已大致了解通济堰灌溉体系:一条干渠,纵贯西乡,自西南堰头至东北下圳;48条支渠,321条毛渠,密布万亩田畴;其间有大概闸6座,小概闸72座。此次,赵学老准备从通济堰坝出发,走遍所有的干渠、支渠和毛渠。

“赵大人请放心,老朽定将此事安排妥当,犬子也可陪侍大人左右。”纪仪怦虽年届花甲,但行事举止仍风风火火。他让管家去通知叶姓通济堰堰首前来议事,又叫儿子纪规忠准备出巡的船只。

“赵大人,父亲大人,干渠走水路更便捷,但支渠和毛渠需徒步行走,费时耗力。”纪规忠建议道,“可否考虑以车轿代步?”

“可行,可行。”纪仪怦点头说,“路宽处以车轿代步。”

“不知大人是否会骑马?”纪规忠又问,“敝乡虽无马,却有家驯的毛驴,可供代步。”

“纪老哥,令公子可谓考虑周详。”赵学老祖籍河南开封,自小就骑马代步,“舟船、车轿、毛驴,三管齐下,又有令公子作陪,本丞无忧矣。”

正说话间,叶堰首到了。他和纪仪怦一样,为西乡乡绅。堰首的职责是朝夕巡察所有堰堤、概闸,以及督管各项堰务。县丞职掌农田水利,是堰首的顶头上司。

“叩见赵大人。”叶堰首进门就给赵学老下跪请安。

“免礼,免礼。”赵学老俯身搀起叶堰首,把奉令巡堰的事情告诉他,并把纪氏父子的安排详细说了一遍。

“纪兄如此谋划,周详得当。”叶堰首沉吟了一下说,“只是让令侄随巡,会不会太过车马劳顿?”

“犬子课读经年,有意宦途。”纪仪怦笑着说,“一介书生,当了解民生百态,方能为民做事。”

“纪老哥说得对。”赵学老由衷地点点头,看到纪仪怦一脸慈爱,眼前突然浮现出父亲赵野的脸庞。父亲登政和二年(1112)进士,15年间大起大落: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试起居舍人兼太子舍人、中书舍人、给事中、大司成、刑部尚书、翰林学士、尚书右丞、尚书左丞、门下侍郎、行宫奉迎使,后被贬为北道都总管、宣抚司、安远军节度副使。建炎元年(1127),复起知山东密州。时盗贼充斥山东,车驾(赵构皇帝)到淮南,命令父亲阻绝。父亲决定背水一战,先安排车辆,护送家小出城。不料军校杜彦等乘间作乱,将一家大小追回。杜彦恶人先告状,说:“身为知州而携家小先逃跑,此州之人,谁为他们做主?”一家大小被杀。那时赵学老刚好在外求学,幸免于难。父亲28岁中进士,去世时年仅44岁,仕途坎坷,壮志未酬。好在赵构皇帝英明决断,还父亲清白,并让赵学老荫袭入仕,出任丽水县丞。皇恩浩荡,食君之禄,当担君之忧,忠君之事。西乡水利,为县、州民生所系,更是他的职责所在。

“赵大人,小生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纪规忠迟疑地说。

“但说无妨。”赵学老鼓励道。

“通济堰渠水系,西乡民众了然于胸。州、县诸位大人,皆来自外地,一旦有险情,某处某概,报上去也不甚了然。”纪规忠边思索边说,“诸位大人公务繁忙,西乡地域又广,亲临踏勘全域殊为不易。可否借此次巡堰,画出水系图,刊刻石上,另拓印备份于纸上,供大人们日常参详。”

“好主意,好主意啊!一图在手,胸有丘壑。”赵学老闻言沉思了一下,不禁笑逐颜开。在来碧湖的船上,他一路在想,此次巡堰,向知县递呈的文告要怎么写。纪规忠这个点子可谓事半功倍。以后州、县官员想了解通济堰水系,或者堰首向州、县报告险情,只需按图索骥,即可一目了然。

绍兴八年(1138)七月初一,历经3个月,赵学老完成通济堰灌溉水系踏勘,并画出通济堰的水利网络形状,标明湖、塘、概所在,竹枝状干渠、支渠、毛渠及石函、叶穴、斗门、沿途村庄等,将图刻石立碑于堰头詹、南二司马庙。另将图拓印备份交州、县馆阁保存。明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经历元明之交战火,庙与石碑不存,幸拓图留存。丽水县知县王弼与县丞冷成章重修庙宇,并刊刻通济堰图,图碑保存至今。

赵学老于绍兴十六年(1146)升任江苏丹徒知县,绍兴三十一年(1161)升任浙江秀州通判。纪规忠于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任江西南康府推官,绍兴三十年(1160)任满给由(候升或候选),至鄱阳湖,遇水寇劫杀。长子庆滨尸无所归,次子庆池收丧归里,葬碧湖广福寺后。纪规忠的孙子纪邹卿,于宋绍熙四年(1193)建造碧湖宋塔和塔下院。

石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