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两界帝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2章 大规模蔬菜成熟

方致远按下众人鼓掌的动作。

“接着说刚才的事情。”

“七八月份的建设工作以白翎岛为主,但九十月份主要工作就是要以瓮津半岛为主了,其中尤其是九月份。”

“九月份,白翎岛的工作基本完成,瓮津这边的四万亩粳米也已经采收差不多,就只剩下两万三千亩的玉米没有成熟采收。”

“那个月,我们要在瓮津半岛建立起多个村子,还有大规模的养殖场以及多座工厂,这些都是为了十月份之后长达半年的冬天提前做好准备。”

说着,他看向土地资源部的部长田野。

“田野,接下来你们土地部的重点工作就是区分划定白翎岛与瓮津半岛的所有土地,山林,河道,沿海以及地下可能存在的矿产,为之后几个月的规划发展提供一份切实的资料报告。”

“是!”

田野颔首道。

“教育部,医疗卫生部以及司法部的工作重心还是最初定下的那个,以人才速成培养为主,这是未来很长时间的工作重点;”方致远重新朝田野和谢山看去:“这也是土地资源部和公安部的工作重点之一,一定要重视!”

各部门部长齐齐应道。

“是!”

“周成。”

周成应声抬首,迎上视线。

方致远说道:“等这次会议结束,把所有大队长全部集结起来,好好说一下人才培养挑选的事情。”

“只要大队还没有正式解散,以后每半个月让他们提交一份优秀上进人才名单上来,小队长也好,普通成员也好,要有具体的评价描述。”

“这些人挑选出来之后,进行一次考核,考核通过,分配入各部门,考核不通过暂时退回继续学习,如果有滥竽充数之辈,记录下来,对举荐他们的队长和大队长同样记录在案!”

“同时,直属管理部也要对各个大队长进行定期选拔考核,优秀人才入直属管理部学习,部员可以分配下去历练,不行的直接降为小队长,他的位子交由下面的优秀小队长或者由直属管理部直派。”

“我知道了!”

周成郑重说道:“我一会儿就通知下去。”

方致远点头,而后看向所有人:“这个人才遴选机制,这段时间我会再确定完善一下,之后,每个部门都可以采用这个遴选机制进行人才选拔。”

“是!”

“嗯……”

“我要说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该你们说说各部门的情况了。”

方致远看向谢山,“公安部先说吧!”

谢山站起来。

“公安部……”

“……”

……

一天后。

随着所有会议的结束。

一场轰轰烈烈的种植工作正式展开。

接近上万人的庞大队伍散在两万三千亩的土地上。

三十五吨的玉米种子分配入每个人的手中,仅仅一天的时间,两万三千亩的土地便全部完成了种植。

当种植工作完成。

临时调回的三千人自然也将重新回到白翎岛。

在那边,还有着一项更加重要艰巨的工作在等待着他们,那就是……收菜!

从五六月份开始。

一些早熟的蔬菜就已经登上了餐桌。

只是大多数的蔬菜还处于成长期,没有成熟。

如今,历经两三个月的成长期,大量的蔬菜终于迈入成熟期。

这片面积五六千亩的蔬菜种植地,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斤的蔬菜,被采摘运送到食堂或者瓮津半岛。

而这……

仅仅只是一部分!

在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被送入各个地窖山洞进行过称储存。

当然,能够被送去长期存储的都是能够长期保存的,比如大白菜,各种萝卜,洋葱,大葱以及经过晾晒的干辣椒。

然而!

即便是有着一万多人天天吃,顿顿吃。

每天采摘下来的蔬菜依旧越来越多,不见半点减少。

面对出现的这种情况,方致远全然没有焦虑烦闷,毕竟,他早就对此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白翎岛上。

方致远带着两人来到烧陶工坊。

这座工坊,是前不久建造起来的。

这里的工匠来自各个地方,有些是跟随跨海而来的,有些是白翎岛的,其中最多的还当属瓮津半岛的匠人。

他们之所以被汇聚在此,建造工坊,目的就是为了烧制一些土陶坛子和土陶缸。

工坊分工明确,流水线作业,采土作坯,成型,上釉,烧制……每一步都有专人负责。

“领袖!”

负责烧陶工坊的,是一个面色黝黑发红的中年。

他之前是文登县流民,跟随跨海而来,因从前家里就是烧陶的,并且从事多年,手艺不错,才被特招提拔负责工坊工作。

“刘陶,这里情况怎么样?”

中年咧嘴一笑:“回领袖,很好,现在大缸的烧制裂纹问题都找到解决了,新一炉的大缸已经入火窑了。”

方致远颔首点头,随后说道:“之前烧制的坛子呢,我看看!”

“在这儿!”

刘陶从一旁的棚子里拿出两个坛子。

“这是烧好的坛子。”

两个坛子的样式不一样。

一种是有‘围脖’的泡菜坛子,一种就是普通的坛罐。

方致远拿过泡菜坛子,上下看看,轻轻敲击,听着坛内回荡出来的清脆声音。

“很好!”

他看向刘陶。

“这两种坛子目前烧制出来多少个了。”

“几百个了!”刘陶解释说道:“这种二十斤的坛子器型小,烧制时间短,只要流水线成型,两个窑一天能烧一百个。”

“好!”

“就这么烧!”

方致远笑道。

一天一百个。

两个月六千个。

这还不包括土陶大缸在内。

有了这些东西,接下来他想要做的事情才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是!”

刘陶一笑。

“盐池那边的产盐量怎么样?”方致远侧首问道。

一旁跟随前来的沈吉回应说道:“现在岛上盐池每天产量在五六百斤左右,瓮津半岛那边新建的盐池也已经开始生产,估计最起码要一周左右才会产出第一批食用盐。”

“这些应该够用了!”

方致远稍稍想了想,然后说道:“走,我们去金学文那里。”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