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妙笔生花引痴狂
文海书局内,静谧墨香浓。
三人沉浸其中,读书如痴如醉。
书稿读罢,仿若置身江湖,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心潮起伏,或唏嘘感叹,或拍案叫绝,已然彻底沉醉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
“这……这竟是如此精彩的故事!”孟生忍不住惊叹道,眼睛紧紧地盯着书稿,生怕错过一个字。“这东篱先生真是妙人!字妙文更妙!”
“不知可有全本?我定要买下!”张生急切地问贾玥,目光中满是渴望。
孟生一旁微微摇头,提点道:“找他无用,得寻东篱先生。”
张生顿悟,忙向贾玥拱手:“贾兄,劳您指点,可知这位东篱先生府上何处?”
贾玥垂眸静立,不说话。
孟生见状,也跟着上前一步,双手抱拳:“世外高人向来难觅踪迹,烦请小兄弟帮忙引见引见!”
贾玥依旧双唇紧闭,还是不说话。
二人愈发心焦如焚,急得直跺脚,齐声道:“贾兄可帮帮忙吧!”
贾玥见二人急得这般模样,这才微微欠身,脸上挂着谦逊的笑容,说道:
“实不相瞒,这书稿不过是在下闲暇之余信手涂鸦之作,至今尚未完稿。承蒙几位客官如此抬爱,实在是在下的荣幸之至。”
听闻此言,张生孟生柳叔,这三人齐齐僵在原地。
仿若瞧见了什么惊世骇俗之事一般,眼睛瞪得滚圆,眼珠子都似要从眼眶中蹦将出来,直勾勾地锁住眼前这位不过弱冠之年的少年,脸上的惊愕如汹涌海浪瞬间凝固。
众人皆沉浸在震撼之中,愣是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如梦初醒,惊叹不已地吐出几个字:“公子大才!”
“愿赌服输!公子这般惊世之才,这把扇子您当之无愧!”
张生满脸写着诚恳,目光中满是毫不掩饰的敬佩,恭恭敬敬地将折扇高高奉上。
“承蒙张兄厚爱。”
贾玥见此情形,也未作推辞,伸出双手,稳稳接过折扇,同时微微欠身,谦逊道:“只是贾某运气好,此书尚能入眼罢了。”
言罢,他转身走到桌案旁,拿起毛笔,饱蘸浓墨。
略作思忖后,在那精美的竹石水墨扇面上挥毫,笔锋如龙蛇游走,用潇洒飘逸的行书,写下四行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张孟二人瞧着,脸上写满惊叹与赞赏,脱口赞叹:“好一个‘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字,运笔如龙游四海,潇洒至极,这诗,文采更是斐然出众,和这扇子相得益彰,真真配得上!”
贾玥猜到这红楼世界应无郑板桥此人,毕竟郑板桥与曹公算是同一时代之人,便斗胆借用此诗。
配这竹石图,确实非这诗莫属。
初次见到这扇子时,他心里便已然有了主意。
贾玥搁了笔,双手再次捧起题诗之扇,郑重地递还给张生。
张生见状,不禁微微一愣,面上满是诧异。
“与张兄此番打赌,并非觊觎此扇。”
贾玥娓娓道来,“小弟渴慕文人之间的交流切磋,今日能结识张兄,实乃吾之幸事,愿借这扇子,与张兄结下深厚情谊。”
这一番话,恰似春日暖阳,直直照进张生心底,令他眼眶微微泛红,内心满是感动。
张生接过扇子,激动得面色涨红,眼中闪烁着激动与钦佩的熠熠光芒。
他望着贾玥,眼神里满是敬意,想要重新认识眼前这位才华横溢又谦逊豁达的少年。
之后,二人自报了名姓、表字,与贾玥皆以兄弟相称。
三人围坐一处交谈甚欢,每个人脸上皆洋溢着喜悦之色,仿若之前的所有纷争皆化作过眼云烟。
张闻,字敬之,孟畅,字景行,二人同为成贤书院的学子。
前者乃张知府家的次子,后者是孟百户家的小儿子。这般家世背景,难怪初进店时,二人周身带着股子自恃的张狂劲儿。
不过此刻,被贾玥的才情所折服,他们全然没了初来时的傲慢,眼神中满是友善与钦佩。
张闻热情地拉过贾玥的手,脸上挂着好奇的笑容,问道:“贾兄弟,你这般惊人才情,不知在哪座学府潜心攻读?可曾进学?
孟畅也说:“贾兄弟,这样的笔力才情,高低也该是个秀才了。”
贾玥微微低下头,神色略带赧然,轻声说道:“说来惭愧,只在家中胡乱读过一些,零散请过几个私塾先生,没有正经上过学,更未考过功名。”
二听闻此言,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讶,旋即涌起一丝羞愧。
他们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在成贤书院接受诸多名师教导,却比不上眼前这位未曾接受正规教育的贾兄弟,差距着实明显。
一时间,气氛就有些尴尬。
贾玥见状,赶忙说道:“主要是小弟家境贫寒,囊中羞涩。我只盼着这书大卖,凑些银两学费,若能和兄长们一道念书就好了,只是听闻成贤书院的门槛太高,有银两也未必进得去……”
“这事包在我身上,我去帮你好好打听打听。”张闻拍了拍贾玥的肩膀,语气坚定:“贾兄弟,你只管安心写书,早日让我一睹全书。”
虽说张闻平日为人有些跋扈,但在对待书籍与有才之人时,确实怀着一颗赤诚之心。
孟畅也急忙凑上前,眼睛里满是急切与期待,“贾兄弟,这开篇就如此引人入胜,后面的故事肯定更加扣人心弦。快给咱透露透露后续情节,解解馋吧!”
这就开始催更了。
贾玥笑着轻轻摇头:“二位兄长,这书若是提前透露了,读起来可就没了那份惊喜滋味,还望耐着性子,待小弟完稿付梓,再品不迟。”
这时,柳叔从里屋笑着捧出热茶来解围:“两位公子,先喝口茶润润喉,咱书局能得公子们这般厚爱,实在是幸事,往后还望多多关照。”
二人纷纷谢过,心犹未甘,还想继续纠缠探问。
贾玥只是笑着端起茶盏,请他们二位品茶。
看到他们如此痴迷的样子,贾玥心里有了些底气。
印刷是需要本钱的,不勘探一下市场,他也不敢轻易下注。
不过,这波试水,也算是成功了。后面的书稿他得抓紧时间了。
张孟二人临走前硬是争先恐后地要付小说的定金,誓要拿到金陵城的第一本《射雕英雄传》。
怕贾玥客气不收,便按这里的市价给了。
市价是一册十回,三两银子。
贾玥也不再推辞,拱手向他们致谢。
柳叔一一收了定金,记下了账目。
教辅书籍不过一两,而这小说话本子竟要三两一册。照《射雕英雄传》的体量,起码能写四册。
在这方红楼世界,一两银子足以购置二百斤大米。
大概是那时候娱乐资源匮乏,这般风靡的通俗小说,身价确实很高,绝不是普通百姓消遣得起的。
与贾玥相谈甚欢,张孟二人仿若心尖上抹了蜜,喜笑颜开,心满意足地抬脚迈出门槛,嘴里还念叨着小说里的精彩情节。
殊不知,此时此刻,成贤书院内,一位先生正铁青着脸,在书房中怒气冲冲地来回踱步,等待着他们。
而他俩啊,早就将晨课抛诸脑后,忘得一干二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