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罕见病诊疗与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诊断标准

AS临床诊断标准存在1996年和2005年2个版本,后者对前者进行了更新,使其更适合临床应用。2005年版本诊断标准分3个部分:孕产发育史和实验室检查、临床特征、遗传检测。发育史和实验室检查部分包括5个条目:①孕产史正常,出生头围正常,无明显畸形;婴儿期喂养困难。②发育迟缓在6~12个月开始显现,可能与躯干肌张力低相关;四肢运动不协调,笑容增多。③发育迟缓但无发育倒退。④生化、代谢等实验室检查正常。⑤头颅MRI提示脑结构大致正常(可能有轻微皮层萎缩或髓鞘发育异常);临床特征部分按临床表现出现的概率将AS的临床表现划分为如下三种,包括:A.恒定出现(4个条目);B.经常出现(3个条目);C.偶尔出现(21个条目)三个等级(表5-1)。遗传检测部分根据不同的遗传致病机制分别介绍了检测方式。如果满足第一部分所有条目及第二部分A和B的所有条目即可临床诊断并需进一步行遗传检测。

表5-1 AS临床特征

遗传检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图5-4),对可疑AS者可首先行甲基化特异性PCR或甲基化敏感的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检测15q11-q13区域(不仅仅是UBE3A区域)DNA甲基化状态。甲基化模式显示仅父源印记模式可确诊AS。接下来分辨15q11-q13片段缺失、父源二倍体还是印记中心缺陷而致病。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可检测是否存在片段缺失,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CMA)可以进一步明确缺失范围。排除片段缺失者,行先证者和父母15q11-q13的DNA标记分析确认或除外UPD。其余甲基化正常者可能是由于UBE3A点突变或小的基因内重排。UBE3A基因测序可除外点突变,但是小缺失需要MLPA。10%~15%的临床诊断的AS病例遗传病因不明,这些患儿可能是其他综合征,临床中需注意与AS鉴别(见鉴别诊断部分)。

图5-4 AS遗传诊断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