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象重塑他人观感,影响外界对我们的态度
在人际交往中,个人形象是我们递给他人的一张名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它是如何影响他人对我们的观感的呢?对于个体而言,形象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力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形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与反应。有一个触动心灵的关于变装的社会实验展示了形象对他人观感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形象塑造不仅是关于外表的改变,而且是关于如何被世界接纳与理解的关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做过一个社会实验:让一个6岁的儿童演员安娜诺(Anano)假装走丢,然后观察人们的反应。实验分两组进行。
第一组是在街头。首先,安娜诺穿着质地良好的大衣、裤袜和闪亮的咖啡色短靴,被打扮成干净、时尚的小女孩,站在街上。路过的人很快注意到了小女孩,没一会儿就陆续有路人上前询问,问她是不是迷路了、需不需要帮助之类。每个人看起来都非常和善,关心着安娜诺。
紧接着,安娜诺换了一身装扮,她戴着脏兮兮的针织帽,穿上脏兮兮的衣服与破旧的运动鞋,打扮成灰头土脸的样子,一看就是贫民窟或穷人家的小孩。她出现在同一个位置,路人却像没有看到她一样,纷纷从旁边走过。她站了很久,始终没有得到一次问候和帮助。甚至到实验结束,都没有人停下来关心站在街头的孤零零的小女孩。
第二组实验在餐厅进行。首先,安娜诺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进去,餐厅里的人都非常热情,不停与她闲聊,还抚摸她的脸颊,甚至亲吻她。每个人都极其友善热情,安娜诺流连穿梭在餐桌之间,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接着,安娜诺又换上了另一组装扮,再一次打扮成脏兮兮的样子。这时的情况却大大不同了:在安娜诺经过时,有人嫌弃地拿起自己的包,怕被偷了。每个人都对她避之不及,仿佛她只要来到他们的桌前就会弄脏他们桌上的食物一样。最后,有个人举手招来了服务员,问道:“能把这个小女孩请出去吗?”
实验到这里就中止了,因为安娜诺太难过,哭着跑了出去。后面的真人采访过程中,当记者问到安娜诺为什么跑出去时,安娜诺说了自己的感受。
其实,联合国的这个实验是想告诉人们不要以貌取人。世界上有太多贫穷的小孩,他们也很可爱,也渴望得到认可,但因为没有干净、漂亮的衣服,他们得到的永远是白眼和厌恶。当6岁儿童演员安娜诺哭着跑出去时,我们看到这里也很痛心。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同一个小孩因为穿着打扮不同,受到的待遇竟然如此不同。由此可见,形象会影响外界对我们的态度。
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孩子的案例,无独有偶,国外也做过类似的成人实验。
一位名叫皮特(Peter)的男士站在玻璃橱窗里,当他穿着很普通的土黄色T恤、牛仔裤和运动鞋时,观察家随机采访经过的女性:通过第一印象猜他从事什么职业?是否愿意和他约会?结果,有人说皮特是店员、清洁工,女性们都不考虑与皮特约会。
第二天,造型师替皮特打造了一个精致、富有的造型,穿着西装,戴着墨镜,站在同一个橱窗前。结果有人说他是商人、管理层,看起来很权威、专业、收入很高;打的分数也比昨天高了很多,魅力指数(满分10分)从平均3.4分升到5.8分。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看出,安娜诺和皮特仅仅因为形象的改变就得到了他人完全不同的对待。这表明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呈现的形象;形象就像一个信号,直接影响着外界对我们的认知和反应。
我给国内最大的一家房产经纪公司进行职业形象培训时,在上万名经纪人中随机抽选了一位“90后”小伙子康康。花一天的时间,从头到脚全方位打造后,康康像换了个人一样,甚至有同事说他像韩剧的某个男星“欧巴”。
康康在形象改造后也发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他立马开单了,有了销售业绩;二是他变得更自信了。“成功孕育新的成功”,你塑造了一个成功自信的形象,那么客户就感觉你是成功者,也应该能帮到他。因此,你获得更多的成交机会。这些实验清楚地展示了不同的形象如何引发他人截然不同的反应,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形象确实会显著影响他人对我们的态度。
也许你会说,以貌取人不可取。我国还有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表明了追求美好是人的天性。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第一分钟决定了你是谁,第二分钟决定了别人是否愿意跟你继续交流下去。换句话说,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如何,将决定我们在职业及社交等各个方面能否取得成功。根据英国有关部门的调查,能展现良好形象的企业的收费标准要高于同行平均值的9%,可见“形象=效益”。美国也有服装企业做过抽样调查,人们对服装效果的第一要求是能让他们表现得更自信(60%),最后要求才是“看起来漂亮”(6%)。
很多人听过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首轮印象、首轮效应)。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深远影响。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效应无处不在。例如,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看同一组照片,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测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他死不悔改的心态;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深邃,高耸的额头表明科学家探索的意志。我们从这个实验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到首因效应带来的先入为主的影响。从更深层次分析,当我们积累了足够多的人际交往经验后,首因效应会基于我们潜意识中的认知模式发挥作用。我们凭借以往的经验和直觉,能够快速从他人的外表捕捉到一些关键特质。
其实在我看来,现实社会中,首因效应不能完全理解为“外貌协会”,也不是一种迷信,而是在阅人无数的基础上可以快速地察觉到一个人的某些特质。人都会有自己的直觉或潜意识的判断。见过足够多的人,看到外表就能判断这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在这个公司是无法生存的,哪些人有可能购买你的产品,或哪些人的成交概率是很低的。
形象的显性层面留给他人的是我们的长相穿着、发型装饰;隐性层面告诉他人的是我们的教育经历、文化素养、社会地位、气质修养、生活品位及幸福感等,它会在潜意识深处默默影响外界对我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