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08 14:15:46
封面
版权信息
编委会
史学前沿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通史、文明史的编纂与认识体系的重构
绪言
一 通史编纂的现状与主要特征
二 文明史编纂的现状与主要特征
三 认识体系的变化与持续
何为东(部)欧亚史:近年来日本古代东亚史研究的新动向
一 前言
二 “东(部)欧亚史”的体系之一
三 “东(部)欧亚史”的体系之二
四 对“东(部)欧亚史论”的批判
五 是“东(部)欧亚世界”,还是“东(部)欧亚”?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大学的中国宗族、家族与家庭研究
一 通史通论性研究
二 先秦到隋唐五代的研究
三 宋以降的研究
中国古代史研究
中国古代不同族群的“华夷意识”与边疆整合
绪论
一 中国古代“华夷之辨”的产生、发展与内涵
二 北方族群的长期压力与汉人政权严格的“华夷之辨族群论”
三 汉人的边疆开拓与弹性的“华夷之辨文化论”
四 中国古代汉人政权边疆经营的“有限”特征
五 “华夷一体”观念与中国古代北族政权的疆域扩展
明代盐场的阶层分化与盐业生产形态的变迁
前言
一 灶户生产手段的丧失
二 灶户盐课负担的加重
三 灶户徭役负担的加重
四 天灾人祸的袭击
五 商业资本的盘剥
六 灶户的贫富分化
七 贫灶的逃亡
八 灶户组织的崩溃
九 生产形态的变迁
中国近代史研究
现代中国“专家政治”和“民主实践”之间的张力
一
二
三
四
外货市场结构与抵制日货运动(1925~1929)
一 TRAMO/SEATS季节调整方法及其结果
二 抵制日货成效的区域差异
三 外货市场中日货地位的区域差异
余论
“风声鹤唳下的张皇之举”:亲历者笔下的长沙大火
引言
一 长沙大火发生前的情形
二 起火经过
三 事后责任的追究
四 审判及其结论
世界史研究
古埃及智慧文学:《安尼的训诫》译注
欧战与青岛:德国与日本的角力
一 德、日亚洲政策的抵牾:走上历史舞台的青岛
二 德国“世界政策”的远东实践——胶州湾事件(1897)
三 德国“世界政策”与其东亚“模范殖民地”(Musterkolonie)青岛
四 捍卫东亚门罗主义的日本:“青岛还付”
新德国国族记忆空间之建构
一 分析概念与框架:“文化记忆”与“地方的社会生产”
二 柏林“记忆区”概念之提出及其传统
三 “浩劫纪念碑”与新德国国族认同建构
四 “新保守主义”转向
五 史学家论战:合理化、常态化、相对化论述
六 两德统一之后之众声喧嚣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南开史学》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