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许如辉及其音乐创作
1927年至1936年,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萌芽期,创作和演唱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创作上,一些作曲家开始从西方流行音乐中学习创作技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作曲理论基础,歌曲创作尚处于摸索阶段,除黎锦晖之外,作曲家许如辉的作品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许如辉(1910~1987),作曲家、剧作家、演奏家、中国民族音乐家,中国早期流行音乐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曾用名有:许如煇、许吕吕、水辉、白沙、白水、古牧、代鲁等。
许如辉,1910年出生于浙江嵊县,幼年家境贫困,念过三年私塾,小学毕业后随舅父来到上海。1925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上海“大同乐会”,师从国乐大师郑觐文学习民族乐器演奏。二十岁左右,他已能熟练演奏古筝、琵琶、扬琴、二胡、箫、笛、埙等多种民族乐器。
许如辉的歌曲成就主要是在播音界和电影界。1927年,上海民营电台开播后,他以“子夜社”的名义在电台推出流行歌曲,采用国乐伴奏,并由中国最早的播音歌星江曼莉、夏佩珍、余静、包庸珍、汪淡淡、潘云云等人演播。1929年,“子夜社”改名“子夜乐会”,于此前后他创作了《永别了我的弟弟》《卖油条》《夜月之歌》《这回事情太稀奇》《搁楼上的小姐》等十二首流行歌曲,用《搁楼上的小姐》作封面,委托上海北新书店代为发行。这是1920年代末,中国最早出现的流行歌曲集之一。
《搁楼上的小姐》歌曲集封面
《搁楼上的小姐》创作于 1927-1929年间,1929年出版,录制于1934年。这首歌曲是许如辉刚来上海不久,以外来者的角度,对大上海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观察的体会,讽喻了上海一些社会底层青年,高楼大厦不去住,偏要住在搁楼上,青天白日睡在梦里,夜深人静谈天说地,青春年华虚度,不求奋发上进,不可思议的生活习俗,是一首形象生动、针砭时弊的时代曲。1920年代末,由著名歌星江曼莉唱红。有的歌本中,也曾采用“上海的小姐”这一歌名。
1930年,许如辉赴上海各家电台忙于播歌的同时,巧遇了从法国留学归来、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录音部主任的任光。许如辉和任光,同是浙江嵊县人,他们一见如故,非常投缘。在同乡任光的支持下,许如辉的流行歌曲陆续被灌成唱片发行,开始流向全国[1]。1931年,他进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音乐指导和作曲,1932年转为“基本作曲”[2],曾为《香草美人》《桃李争艳》《女权》《路柳墙花》《劫后桃花》《翡翠马》《兄弟行》《生龙活虎》《梦里乾坤》等影片谱写了电影音乐和电影插曲。他所谱写的电影歌曲,均由任光任职的百代唱片公司,以及胜利唱片公司、丽声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发行。许如辉在明星影业公司担任作曲一直到1937年底,直到“明星”公司被日本人大火烧尽,关门歇业为止。
1930年代,许如辉在进行歌曲创作的同时,还从事古典音乐的作曲,并亲率“子夜乐会”在上海电台及舞台公开演奏,如《杯酒高歌》《还我河山》《华夏之风》《古渡扁舟》《锦绣乾坤》等民乐合奏曲;以及1935年的中国交响曲《壮志千秋》和《新胡笳十八拍》。
许如辉的流行歌曲创作主要是在1929年至1937年间。“抗战”爆发后,许如辉去了重庆,在重庆中央广播电台任古筝演奏员兼作曲,创作方向主要转向戏剧音乐和严肃音乐。“抗战”期间他谱写了《寒夜闻柝》《原野牧歌》《忆别》等器乐曲,以及《抗敌歌》(于右任词)、《神鹰之歌》《大同之声》等歌曲。1945年5月,由许如辉编剧作曲、苏怡和陶金导演、杨薇主演的抗战音乐剧《木兰从军》在重庆抗建堂公演,共演了三十三天,近五十场次,反响强烈。“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在国泰影片公司担任特约作曲,为电影《吕四娘》《十步芳草》和《钗头凤》谱写了电影音乐。
新中国成立后,许如辉进入华东文化部戏曲改进处,任音乐专家;后被调入上海戏剧界,从事编剧、导演和作曲工作,作品逾百部,涉及越剧、沪剧、滑稽等多个剧种。1987年1月4日,许如辉因病在上海逝世。
许如辉创作的流行歌曲题材大致可分为三类[3]:第一类是花好月圆型的爱情歌曲,例如《我当初认识你》《离别了,姑娘》等,但此类歌曲数量不多;第二类是清纯的田园歌曲,如《茶山情歌》《采茶歌》《田家乐》《村姑乐》等;第三类是道德规范和愤世疾俗的现实主义作品,此类歌曲占多数,流传最广,如《俭德歌》《女权》《缝穷婆》《回忆慈母泪》《卖油条》《永别了我的弟弟》等。从以上作品的题材中可以看出,许如辉的很多歌曲是为底层劳苦大众而作,在那个以风花雪月为主要创作题材的中国歌坛,这个特点正是许如辉作品的独到之处。
《永别了我的弟弟》是作者许如辉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感而发而创作的一首描写手足之情的歌曲。许如辉十三岁便离家去了上海,后来听闻做童工的弟弟因患病未能得到及时医治而去世,悲痛之下创作了这首歌曲。歌词表达了他对弟弟的怀念之情。1935年,由歌星江曼莉首唱,后来由其灌成唱片。在三四十年代该曲广为流行,曾被众多歌星演唱。
许如辉创作的流行歌曲有百余首,曾在百代、丽声、胜利等唱片公司灌制过唱片,主要由江曼莉、夏佩珍、严斐等歌星演唱。1930年代前期,在那个由黎锦晖统领的流行歌坛,许如辉的几十首时代曲能被录成唱片,并由众多歌星通过电台得以传播,这足以证明许如辉在流行歌曲方面的创作成就。在那个流行歌曲创作尚未成体系的时代,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先驱者之一,许如辉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兴起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许如辉的流行歌曲创作处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其他一些历史原因,致使许如辉的名字长期以来被人遗忘,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中也从未被人提及。二十一世纪以来,作曲家黎锦晖的音乐已逐渐得到后人的重新审视,而同时代作曲家许如辉则依然埋在历史的废墟中,他的音乐作品和音乐贡献也需要后人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尤其是音乐、戏剧、电影方面的历史学家,应该用客观的视角和公正的态度还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许如辉创作的流行歌曲代表作品有:
《永别了我的弟弟》(江曼莉演唱)
《卖油条》(江曼莉演唱)
《夜月之歌》(江曼莉演唱)
《这回事情太稀奇》(严斐演唱)
《搁楼上的小姐》(江曼莉演唱)
《回忆慈母曲》(江曼莉演唱)
《缝穷婆》(江曼莉演唱)
《四时吟》(夏佩珍演唱)
《俭德歌》(夏佩珍演唱)
《摩登女郎》(潘云云演唱)
《离别了姑娘》(江曼莉演唱)
《我当初认识你》(包庸珍演唱)
许如辉创作的电影歌曲有:
《香草美人》(许如辉词曲,电影《香草美人》插曲,夏佩珍主唱)
《女权》(许如辉词曲,电影《女权》主题歌,胡蝶主唱)
《村姑乐》(许如辉词曲,电影《生龙活虎》插曲,顾梅君主唱)
《月夜小曲》(许如辉词曲,电影《生龙活虎》插曲,顾兰君主唱)
《路柳墙花》(许如辉词曲,电影《路柳墙花》插曲,夏佩珍主唱)
《下琼楼》(许如辉词曲,电影《翡翠马》插曲,顾兰君主唱)
《兄弟行》(许如辉曲,徐卓呆词,电影《兄弟行》主题歌,胡蝶主唱)
《桃花之歌》(许如辉词曲,电影《金刚钻》插曲,顾梅君、顾兰君主唱)
《劫后桃花》(许如辉词曲,电影《劫后桃花》主题歌,胡蝶主唱)
《凯旋歌》(许如辉曲,钱博词,电影《梦里乾坤》插曲,谈瑛、李丽莲、姚萍、谢添主唱,大夏大学歌咏团合唱)
《美丽的小家庭》(许如辉词曲,电影《梦里乾坤》插曲,谈瑛、孙敏合唱)
《打碎玉栏杆》(许如辉曲,李萍倩词,电影《桃李争艳》插曲,叶秋心主唱)
《青春误》(许如辉曲,李萍倩词,电影《桃李争艳》插曲,顾兰君主唱)
《茶山情歌》(许如辉词曲,电影《年年明月夜》插曲,姜曦主唱)
《采茶歌》(许如辉词曲,电影《年年明月夜》插曲,姜曦主唱)
《郎有心》(许如辉曲,[明]桂枝儿词,话剧《董小宛》插曲,顾横波主唱)
《吕四娘》(许如辉曲,潘公展词,电影《吕四娘》插曲,李慧芳主唱)。
注 释
[1].引自网站“寒夜闻柝”http://www.xuruhui.com/viewnews.asp?news_id=250,许文霞《我的父亲许如辉与中国早期流行歌曲》一文。
[2].同上。文中写到:1931 年,(许如辉)被明星影片公司聘为音乐专家,为有声电影谱曲,时年二十一岁。次年,父亲又被明星影片公司转成支月薪的“基本作曲”。
[3].引自网站“寒夜闻柝”http://www.xuruhui.com/viewnews.asp?news_id=250,许文霞《我的父亲许如辉与中国早期流行歌曲》一文。